邢台经济开发区王快镇后楼下敬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扭秧歌。(资料片)记者赵永辉摄
阅读提示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1212万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134万人。但我省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仅20多万张。
省长张庆伟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继续提高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标准,加快推进全省医养结合型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如何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应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让养老院真正成为“幸福院”。
1善用“市场之手”,民营养老院要“放”也要“扶”
“养老事业上台阶的第一步,应该是增加市场供给。”省政协委员、河北爱晚红枫集团董事长张福伟说。
当前,在我省许多地区,优质养老院可谓“一床难求”。
“这几乎是‘断崖式’缺口。”张福伟委员说,“面对庞大需求,要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仅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引导、支持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领域,用‘市场之手’来解决市场的问题。”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比不超过50%。
民营养老院需要“放”,也需要“扶”。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美,干起来流泪’的行业。我们企业2008年就开始投身养老产业,经历了宏观政策由紧到松的变革,也饱尝了民营企业办养老院的酸甜苦辣。”张福伟委员说,“投资大、审批难、利润低、风险高,面对种种挑战,一些民营养老院入不敷出,被迫转行。”
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奖补力度。
“土地优先、资金保障、税费减免……近年来,张家口市政府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减少了企业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了盈利率,促使本地养老服务企业快速成长起来。”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市长武卫东说,目前,张家口的民营养老机构已近80家,吸引社会投资10亿多元。
“政策要给力,‘落地’是关键。”张福伟委员说,国家提出要为民营养老机构降门槛、宽准入、简环节,企业最期盼的是地方政府能尽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让好政策快些生效。
2医养结合,让养老服务更专业更贴心
“推进医养结合,是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省人大代表、临西县民政局局长曹连振说,“只有满足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的养老机构,才称得上高质量。”他介绍,临西县采用公建民营形式正在建设一所养老院,因采用医养结合的模式,受到当地老人热捧。
记者了解到,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可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也省去了老年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院的麻烦。
“推动医养结合,关键是人才,但现在专业的护理人才匮乏。原因无外乎劳动强度大、专业性强、收入偏低等。”张福伟委员说。
目前,石家庄养老护理员的工资大多在3000元以下,比月嫂、育婴师等家政服务人员低了不少,但该行业专业要求不低,劳动强度更高。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这对护理员从业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养老护理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护理员缺乏会直接造成护理质量下降。”省人大代表、承德市双滦区御祥园社区党委书记杜向荣认为。
对此,张福伟委员建议,应引导并鼓励大中专院校设置老年医学护理专业,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政府应出资开展有关培训和技能鉴定,落实特岗津贴、公益岗位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补助,切实让护理人才“供得上”,更“留得住”。
此外,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医养结合模式目前还面临一个政策瓶颈:老人住院可以报销70%-80%的医疗费,但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接受的护理、康复服务无法享受医保。
“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主管,医疗服务要找卫生计生委,医保报销则涉及人社部门。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大部分养老机构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很多对养老服务有‘刚需’的老人只能被迫放弃养老机构而选择长期住在医院。”张福伟委员建议,“应该由政府牵头,协调多部门尽快完善医保报销制度,模式一旦突破医保政策瓶颈,医养结合的发展必将全面提速。”
3细化标准,为养老服务分档评级
养老院优劣如何判定?回答这个问题,以往只能凭“口碑”。
我省一些地方的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位于出租房或者改造后的危旧房内,不仅服务设施不规范、不配套,管理规范化程度也较低,还不同程度存在消防隐患。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衡量标准,很多老年人只能看“身份”选择养老院,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办养老院床位紧张的状况。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已迫在眉睫。
此前,民政部已制定《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同时发布了《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等国家标准。2016年,我省出台《养老机构日常照护规范》。
对此,民进河北省委在提案中建议,应积极落实既定养老服务业的行业管理规定,并探索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养老机构管理细则,大力推广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同时,引导社会养老机构建立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促进养老服务标准和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服务标准化,我们举双手赞成,因为这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最好保障。”张福伟委员举例说,比如一个老人摔倒骨折了,如何合理处置?有了规范,工作人员照章办事,就能避免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规范有了,还需细化,政府更要加强监管,并适时引入一定的奖惩举措。”
目前,天津正在给该市400家养老机构定级,依托服务规范,从规模及服务项目等方面进行打分,进行动态管理。定级后将实行发放补贴差异化,以奖代补,而老年人可以像看病找医院一样,看“级”选择养老机构。
“应分档评级,以‘老年人的切身感受’为评价养老服务质量的标准,这既有利于调动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又能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希望类似的做法也能在我省推行。”杜向荣代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