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大会首页->代表之声
刘艳红代表: 保护知识产权 推进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
 
作者: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7-1-11 14:18:00
 

  

  刘艳红代表

  本报记者 呼延世聪 文/图

  《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将年替代化石能源2300万吨标准煤,还将创造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

  省人大代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艳红表示,推动河北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有利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

  优势 我省发展太阳能 光热产业潜力巨大

  据了解,我省太阳能年总辐射在1450KWh/m2至1700KWh/m2,基本都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太阳能资源呈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增趋势,其中以张家口地区的尚义县、康保县区域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

  刘艳红代表表示,要将我省原有产业优势转化成新的产业优势,需要选择新兴产业引领河北走出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新路。“除了去产能、补短板外,河北急需寻找一个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而推动河北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她说。

  意义 利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

  刘艳红代表认为,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产业链长,从最上游到最下游覆盖的产业层面多达数十个,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产业化开发将为关联产业提供发展动力,尤其对玻璃、钢材等产能长期过剩的我省优势传统产业找到新市场有一定引导作用。

  “推动河北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有利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刘艳红代表说,太阳能光热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用于居民取暖的补充热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清洁采暖方式。

  “往往在贫困地区大气污染小,日照条件好,可以在其贫瘠的土地上安装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刘艳红代表表示,把传统资源劣势转化成上网电价收入,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热取热代替传统的煤炭和秸秆焚烧取热、采暖,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真正把政策扶贫转化成产业扶贫。“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要寻求中央对河北的支持,尽可能把产业支持政策落到财税政策和金融服务上来。这样不仅发展了我省经济,还带动了地方扶贫。”

  建议 加大太阳能光热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刘艳红代表建议,我省可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输出钢铁、玻璃和水泥等传统过剩产能,更要输出“绿色太阳能光热产能”,探索出一条河北传统过剩产能“走出去”的绿色发展途径。

  首先,要做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搭建京津冀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平台,汇聚人才;其次,加大对太阳能光热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支持相关企业对太阳能光热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整合河北“双一流”大学集中力量攻克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技术难关,以便形成河北太阳能光热产业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可推进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蒸馏式海水淡化示范性项目,加快把太阳能光热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避免走光伏产业发展的老路,刘艳红代表认为,我省可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制定有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加大太阳能光热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证我省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健康发展。

 
责编: 陶影
   
版权所有:《公民与法治》杂志社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